科技赋能提质效 智慧仲裁惠民生 ——青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探索“互联网+仲裁”服务新模式
步入数字时代新征程,青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科技信息化建设为引擎,积极探索“互联网+仲裁”服务新模式,着力提升仲裁工作的透明度、公正性与效率,在便民利民与提质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了仲裁力量。
一、夯实数字基建,打造“智慧仲裁”新阵地
为保障庭审程序的规范性与严肃性,提升仲裁活动的公开透明度,青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高标准推进“数字化”仲裁庭建设。通过对仲裁庭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庭内清晰划分庭审、旁听等功能区域,并配备数码实物展示台、高清监控摄影仪、可视化视听设备等现代化设施。此举实现了证据材料实时同步高清展示、庭审笔录当场同步显示、全过程无间断录音录像等功能,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庭审效率和举证质证的直观性,也为仲裁活动的公正、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理与技术保障。
二、创新服务模式,开启“线上解纷”新篇章
面对当事人异地维权、时间冲突等现实困境,青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大胆创新,积极实践线上调解仲裁服务。一方面,创新开展“互联网+调解”模式,利用专用微信号搭建线上调解平台,引导双方当事人实名入群。书记员通过WPS等工具实时共享调解文书,当事人可在线确认并完成电子签名,全过程录音录像并存入电子卷宗,有效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高效便捷、案结事了”。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电子送达应用,配备专用手机及实名工作微信号,以点对点方式向同意接收的当事人发送法律文书,并通过截屏保存、要求确认等方式固定凭证,将送达周期从数日缩短至瞬间,有效缓解了“送达难”问题。
三、深化技术应用,注入“辅助办案”新动能
青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注重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案件处理各环节,为仲裁员赋能,助力提升办案质效。在案件研判环节,鼓励仲裁员利用互联网案例数据库、法律法规检索系统及智能工具进行类案检索与关联法规查询,为准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提供数据支持,促进裁判尺度统一。在文书撰写环节,利用智能工具辅助生成裁判文书模板,有效提升了文书撰写质量与效率。同时,积极利用“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管理平台”,将争议化解端口前移,引导当事人在线申请调解,自接入以来已成功处理案件400余件,有效促进了纠纷的前端化解。
四、勇于探索实践,擘画“未来仲裁”新蓝图
近日,青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成功依托腾讯会议平台举办了一场网上仲裁庭审演练活动。此次“云端练兵”模拟真实案件,仲裁员、书记员及当事人分处四地,通过高清音视频远程完成了身份核验、举证质证、辩论陈述等全部庭审环节,程序规范严谨,全程录音录像,庭审笔录通过微信群与WPS实现在线签署确认。演练成功检验了线上庭审的可操作性与规范性,为后续全面推行网上仲裁积累了宝贵经验。
下一步,青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认真总结线上服务经验,针对当前存在的案件全流程在线跟踪服务功能有待完善等问题,持续完善网上立案、电子送达、视频调解、网上庭审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早日实现“网上仲裁+线下服务”双轨并行,切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供稿:白丽娜
科室负责人:白丽娜
分管领导:王俊杰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