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人社精准施策,多维发力,筑牢就业民生之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东河区人社局牢牢锚定“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核心,以“就业服务+技能提升+权益保障”链式服务为关键抓手,精准破解企业用工难、群众就业愁等问题,东河区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676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8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02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37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9%,为东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就业“压舱石”。
织密“就业保障网”,架起供需“连心桥”。为破解企业“招工难”与群众“就业难”的两难困境,区人社局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依托“双找双订”小程序,以现有企业微信服务群、社区网格群、人社帮办网格群、官方抖音直播间、微信公众号为载体,“云端招聘”“直播带岗”打破时空限制,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线上发动企业商户与求职人员自主填报用工及求职需求。前三季度,已开展直播带岗45场,338家企业,提供1667个岗位,累计观看量1.2万余次。同时,积极主动实景探岗企业,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企业用工需求和基本状况。今年以来累计组织“送工入企”“送工探岗”活动7次,帮助企业招工近百人。线下,“春风行动”“送岗下乡”“人才夜市”等80场专场招聘会热闹非凡,为492家企业提供岗位1780个,企业与求职者面对面洽谈,实现就业服务“零距离”。此外,线上扩大零工求职招聘规模,通过直播间滚动推零工岗位、AI小助手入驻网格群针等方式为有需求的农民工开展用工匹配,打造15分钟服务圈,帮助千余名灵活就业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
精准对接需求,练就就业技能“硬本领”。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劳动者意愿为核心,创新推行“企业用工需求+劳动力就业意愿”两点对接模式,开展“点餐式”精准培训。围绕病人陪护、电子商务等市场热门工种,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能增收”;同时针对有创业意愿的群体,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助力提升创业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前三季度,累计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2246人,其中创业培训881人、新型学徒制培训256人,让劳动者凭借一技之长打开就业增收的“致富门”。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扶持,简化流程,积极指导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孵化活动。目前,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22万元,入驻创业孵化基地13户,入驻实体户606户,带动就业2182人。
筑牢“权益防护墙”,守护就业“安全感”。针对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劳动者权益保障意识薄弱等痛点问题,将劳动用工标准化管理培训“搬进”工地一线。围绕劳动合同签订、实名制考勤等核心环节,结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进行“靶向式”讲解。主动靠前服务,通过政策解读、调解协商等方式,从源头上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前三季度,对1255条线索进行了全面研判分析,经核实为欠薪线索186件,已办结欠薪案件186件,为365人挽回经济损失598.52万元,及时有效解决欠薪问题,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为98%,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为98%。同时,通过“调解+仲裁+执法“模式,整合劳动人事争议调解队伍力量,推行小微案件“现场调”、异地纠纷“线上调”、跨域矛盾“上门调”、疑难杂症“专项调”的“1+N”多元调处工作模式,通过调解帮助222人要回工资863.8万元,使劳资双方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解决纠纷。
东河区人社局通过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强化技能支撑、筑牢权益保障,让“稳就业”的基础愈发牢固、“保就业”的底气更加充足。下一步,将继续深耕就业服务领域,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举措,推动更多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为东河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就业动能”。
撰稿:全 娜
一审:祁光源
二审:胡 峰
三审:郄晓明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