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就业援助“行动清单”兑现民生“幸福账单”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0日   作者:王雪妍    来源: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 】   阅读:

就业援助“行动清单”,体现就业帮扶政策落实成效。

来到车间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各岗位的记录、设备运转及安全管理情况……“家门口就能找到对口的工作真是解决了我的头等大事初春伊始,在包头市青山区方先生通过人社工作人员的双向联系,在离职半个月后通过了新入职企业的各项考核,正在生产车间里检查设备

青山区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董俊杰介绍,青山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就业政策,积极推进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全面落实“稳就业”“保民生”系列工作部署,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聚焦稳就业、促创业、抓培训、送服务等工作主线,目前依托就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为青山区11家企业输送人才2709人。

让弱者有所扶,在“行动清单”上列一套“组合拳”。青山区人社局积极开展人员摸排工作,动态掌握信息。对年龄较大、长期失业、身有残疾等人员,结合实际开展政策推送、岗位推介等服务,符合条件的纳入就业援助范围;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实名制台账,及时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对接和政策经办等服务;对失业时间较长的,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提振信心,引导积极就业。截至目前,青山区共将295名大龄失业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并帮助其实现再就业。

让勤者有其业,在“幸福账单”上添一笔“收入”。青山区人社局积极探索新路径,依托万达广场零工驿站举办各类招聘活动,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起便捷的对接平台。充分发挥零工驿站“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的优势,整合招聘、求职、培训创业、权益维护、政策咨询等业务模块,为求职者提供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劳动法律法规解读等服务。同时,依托市场运营方的行业资源和人才网络,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求职者和企业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匹配,提高用工效率和质量。通过分析求职者的技能特长、工作经历和求职意向,为企业精准推荐合适的人员;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快速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求职者,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帮助更多求职者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

让用者有其工,在“行动清单”上增一股“助力”。青山区人社局专员定期走访企业征集岗位,通过建立企业需求台账,对企业信息进行详细分类和梳理,对企业资质与岗位详情严格审查,确保收集的信息真实有效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宣传、通过各街镇积极转发推广到社区居民群中,提升岗位信息的知晓度。同时在商圈、街道开展线下大型招聘会,将企业用工需求精准投送到求职者手中,切实解决企业和用人单位引才用工难题,做实做细人才服务保障。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线下招聘会8场,信息推送59次,其中:线下招聘会共涉及199家企业,发布用工岗位6172个,服务求职人数24100人,初步与企业达成就职意向1523人。信息推送共涉及59家企业,2562个岗位,点击量约42755次。

让惠者有其享,在“幸福账单”上加一份“保障”。青山区人社局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就业服务政策知晓度。广泛深入各商圈、街道、企业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对重点就业群体进行宣传讲解政策,丰富宣传内容、拓展宣传阵地,形成了“共同开展、多方参与”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媒介,以各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辐射到各社区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对就业服务政策的知晓度。同时借助抖音、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直播送岗”、职位推介、政策解读等方式,让广大群众和企业更直观地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力争做到就业服务政策“应享尽享”。

青山区人社局将继续把一项项就业援助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将就业援助“行动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账单”。既做好求职者帮扶,助力重点群体、各类求职群体实现就业,增加就业渠道;又向用工方发力,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激励企业吸纳更多人才,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搭建起有效的双向平台,有力促进青山区就业工作更好发展。


供稿:王雪妍

科室负责人:许婧

分管领导:吴小芳